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40余年。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那么大明宫是如何建造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明宫的建造历史。
一、背景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地理和天象相对应,象征北极星的皇宫太极宫,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极宫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夏季潮湿而燥热。
唐贞观八年(634年),居住在长安城北苑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年世已高,监察御史马周上奏请为太上皇新建一座“以备清暑”的新宫,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 。为表孝心,唐太宗李世民欣然批准,命人勘寻宫址,择定“龙首原”。堪舆完毕,浩大的新宫建设正式启动,即大明宫的前身永安宫。
二、营建人员
1.设计者
大明宫的设计者史书没有记载。在大明宫营造期间,担任将作大匠一职的人,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设计和营造,“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以供其职事。凡西京之大内、大明、兴庆宫,东都之大内、上阳宫,其内外郭、台、殿、楼、阁并仗舍等,苑内宫、亭,中书、门下、左·右羽林军、左·右万骑仗、十二闲厩屋宇等,……凡有建造营葺,分功度用,皆以委焉”。可见,大明宫的具体修建,定是由“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的将作监负责。
阎立本父子三人深谙工艺之学。父亲阎毗为隋朝的殿内少监,兄长阎立德曾先后担任唐朝的将作大匠和工部尚书,并设计了翠微宫、玉华宫以及唐太宗的昭陵。阎立德死后,阎立本继任其兄之职,任唐帝国的将作大匠。除了深厚的家学渊源,阎立本也是唐代声明显赫的大画家,举足轻重的皇家宫殿必定是帝国最杰出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由此推断,大明宫的设计者是阎立本。
2.监造者
大明宫的监造者是司农少卿梁孝仁,主管农业,由于精明干练,被任命为大明宫建筑工程的总指挥。
三、大明宫营建过程
1.贞观初修
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新宫建设开始。起初取名为“永安宫”,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
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新宫更名为大明宫。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年界七旬的唐高祖李渊驾崩于长安大安宫寝殿内,大明宫建设随即中止。此次建设时间仅持续半年有余,按唐代殿堂营作,一般是先备料,后施工,石构件和木材的材质运输及砖瓦的烧制,都很耗费时间,还要避开农忙季节,且李渊病逝十余年间,不见有使用大明宫的记载,可以推测此次工程无多大建树。大明宫的基本格局并非在贞观时期形成,在这一阶段,属于古代皇家离宫式建筑,正规的大内仍然是太极宫;高宗常驻大明宫,遂使它成为正规的宫城性质,因为它在太极宫(大内)的东侧,而有所谓“东内”的说法。
2.龙朔建成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常年居住在太极宫内。一直体弱多病的他又患上了风湿病,史书载“风痹”。因太极宫地势低下湫湿,高宗不堪忍受疾病之苦,于是大明宫的修建再次提上日程。
时隔二十八年,龙朔二年(662年),大唐举全国之力再兴土木营建大明宫。“遣司稼少卿梁孝仁监造”,“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扬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债砾而登崔鬼;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
由于皇帝的紧急需要,工程开展十分迅速,“(龙朔二年)六月七日,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至(龙朔三年)二月二日,税十五州率口钱,修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复名大明宫) ,减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莱宫,(龙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二十五日,始御紫宸殿听政,百僚奉贺,新宫成也” ,新宫的修建仅用了十个半月的时间,可谓神速。同时在大明宫丹凤门南面,辟丹凤门大街。“置宫后,分诩善、永昌各为二坊”,“街广一百三十步,南北尽二坊之地,南抵永兴坊北门之东”。
此次建设,奠定了大明宫的基本建筑格局。大唐皇室从太极宫迁入大明宫,开启了大明宫做为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