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诞生在西北渭河流域的姬水边。有娇氏是他的母亲,他的父亲是少典,这就是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他“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长大后,黄帝的部落迁陡到今河北、山西一带定居。因为他的睿智练达,他很快当上了部落的首领。黄帝氏族部落很重视发明创造,所发明的都是人类面对自然生存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技术。传说黄帝本人在空桑山这个地方发明了车子。(《路史》上记载“横木为轩,直干为辕,故号轩辕。”)而黄帝的妻子嫘祖则是第一个知道养蚕,发明并教给人们用蚕丝纺织衣服的人。
黄帝对民众宽厚、仁爱,所以很多其他部落纷纷前来加盟。他们的足迹最远曾到达今辽宁和内蒙古的一些地方,黄帝部落实力大增。
神农氏炎帝氏族当时摄天子位,人口最多。他们居住在今河南、安徽、陕西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在黄河的下游山东一带居住着另一个强大的东夷集团,这就是九黎族,其首领叫蚩尤。传说蚩尤共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都是铜头铁额,勇猛无比。史料记载蚩尤族在葛卢山和雍狐山最早发现了自然界的铜(红铜),于是他们用铜来煅冶剑铠矛戟等兵器。两年时间内共兼并其它一些小部落达21个之多。(参见《管子•地数篇》)。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神州大地的中原一带,三大实力集团已然形成鼎足之势。
神农氏的后期,随着农业技术的普及,人口大大增加了。自打有了可耕种的土地,人们就安居下来了。逐渐地人们产生了领地意识,于是开始有了争战。最开始的争战可能只限于争抢受伤的猎物,接下来是收获季节可能互相到对方地里收(偷或抢)粮食,再就是抢人和牲畜,而最严重的情况是到了人家的地方住下来,不走了,还赶人家,这叫抢地盘。这样争战就无可避免地升级为战争了。
作为神农氏炎帝氏族部落,尽管名义上摄天子位,不过那时还没有军队和兵士,人们对战争也没什么经验,再加上神农氏历来以仁治天下,所以尽管部落中也不乏猛士,却终究不能控制这一混乱的局面。
蚩尤领导的九黎族,从史籍介绍看来,却是非常崇尚武力。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横冲直撞,皆虎狼之士。而他们的老大蚩尤,据介绍则更是有大能。据苗族《蚩尤神话》介绍蚩尤“18岁就能应天下事,掌握了120种药。精通了12副神,成为能呼风唤雨、懂天知地、明阴晓阳的大神。”
战争首先在炎帝和蚩尤之间展开,结果炎帝方大败。《勉周书•尝麦篇》中说:“蚩尤乃逐帝,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九隅无遗”意思是说蚩尤武士在清理炎帝氏族部落时很彻底、很坚决,不留死角。
我们看到:临时凑起的“民兵”打不过武士,而木棍和石头也不是金属的对手。
对这一切,黄帝当然都看在眼里。黄帝是有大智慧的人,他明白,要想有大的作为,光有好的心愿、仁德是不够的,还得有刀兵、有实力。(后世史家为其概括为“无兵不强,无德不昌。”)于是黄帝除继续实行仁德政治外,还特别加强了练兵(军队建设)。用司马迁的话讲就叫“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他甚至开始训练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等猛兽, 以期在作战的时候让它们当前锋。他还加紧制作了许多战车。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初见规模了,黄帝为其起名:号称“云师”。
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起因一般认为是黄帝对当时那种混乱局面感到不满。所谓“诸侯相侵凌,而神农勿能征。”(史记•五帝本纪)不过司马迁却为黄帝打炎帝找了另外一个理由说:“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这便显得有失公正了。倒是战国时韩非说:“炎帝纵火,故黄帝擒之。”也许可算一个理由。
(其实打则打矣,何需理由?)
于是乎,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纪•五帝本纪》)炎帝方面尽管有刑天、共工、夸父等猛将,却也禁不住黄帝方面熊罴等猛兽及战车的冲击。炎帝氏族失败了。战况是残酷而惨烈的。《新书》用“血汉漂杵”形容之。失败后的炎帝氏族向南方退却。
被后世秦始皇和汉高祖尊为“战神”及“兵主”的蚩尤岂能容忍黄帝新生力量的坐大,于是蚩尤决定“北伐”。蚩尤召集了九黎族各寨所有的铜甲武士及其它数十个部落中的勇士们集合起来,浩浩荡荡开到了黄帝的家门口———逐鹿一带的旷野,在这儿安营扎寨住下了。
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一触即发!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的对阵表:
黄帝方:
黄帝:云师首领(元帅)。操纵云雨雷电,发明了车(得名轩辕)
应龙:长翅膀的神龙,以龙吟为武器。
魃:黄帝女儿,秃头、能制造旱热。
风后:黄帝的谋士(参谋长),关键时候发明指南车。
九天玄女:西王母派来帮黄帝的神女。
夔鼓:黄帝用夔(一足兽)的皮做的战鼓。要是用雷兽的骨头敲击、可产生巨雷般的响声,其声闻百里,可夺人心魄。
熊罴等兽:开战时冲在最前面的先锋敢死队。
蚩尤方:
蚩尤:九黎族首领(元帅)。巨人、有角。铜头铁额,以沙石为粮,会众多法术。
蚩尤兄弟:共有81名。本领同蚩尤,只是不能变幻法术。
风伯、雨后:能呼风,唤雨的两位大神。
夸父族巨人:蚩尤中途请来的帮手,炎帝之后。巨人、性猛并善走。
黄帝族的叛离者:因不满黄帝统治,而跑到蚩尤大营来的原黄帝族人。
魑魅魍魉:不满黄帝统治的鬼怪,能魅惑人,但害怕龙吟。
大战的前夕,气氛当然紧张,有人形容说:“抓一把空气能握出水来,泥土甚至都能擦出火花。”
现在黄帝方的猛兽开始冲锋,蚩尤命令将士收缩队型成一箭头状,挺起长矛、整齐步伐、向前推进。猛兽们面对这么多的刀枪,冲击不动,于是便择路而逃了(也可能是黄帝还没把它们驯好)。黄帝按事先的部署令应龙蓄水,准备用水攻。哪知蚩尤唤来风伯、雨后,纵起大风雨,早把应龙的计划给冲垮了,并且大风雨还一个劲地在黄帝方头上猛下。蚩尤武士乘势攻上,一阵乱砍。这时黄帝急召他的女儿魃。魃乃是早神,虽然长得丑点,又是个大秃头,其制造旱热的本事却不少。果不其然,魃女一出场,风雨立即就停了。于是黄帝方面重新齐整队形,把战车摆在最前面,同时又让应龙大声地“龙吟”起来,又用雷兽的大骨头擂响夔皮做的鼓。应龙的吟声首先让魑魅魍魉纷纷落地,而战鼓的声响则令蚩龙兄弟们的心都颤抖了起来,甚至走路都觉得脚心发软。黄帝方的将士士气大振,向前一阵猛杀……。蚩尤勃然大怒,于是施起法术,用黄色的迷雾让黄帝的军队什么也看不见了,老天!士兵们看不见,还打什么仗呢?幸亏这时黄帝的参谋长风后及时发明了一种小仙人,将这种小仙人放在战车上,无论战车怎么转,小仙人一只伸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黄帝的队伍终于冲出迷雾,又跟蚩尤军队绞杀在一起了。蚩尤一见大惊:“连这样的迷阵也能破?”眼看着支持不住,蚩尤赶紧请来夸父族的巨人们,巨人们加入使战场的形势又发生了逆转。蚩尤的军队又恢复了战斗力,呐喊着,一阵鼓噪,一阵冲锋,又上去了。最最关键的时刻,王母娘娘派来的九天玄女飘然而至,她带来了的是一本兵书叫《黄帝玄女战法》。她告诉黄帝怎样布阵,怎样变换阵型。果然,蚩尤军队冲进这样的迷魂阵里,就只有处处挨打的份了。蚩尤看不懂这阵,更破不了。只能下令:撤退。黄帝一挥手,黄帝大军奋勇追击。而在蚩尤哪里,这哪儿还叫什么撤退,简直就是溃逃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蚩尤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正发愣时,耳边忽然一声炸雷般的龙吟声,应龙冲天而降,可怜蚩尤一世英明,就这样被应龙如钢铁般的龙瓜一把抓了个正着。应龙让手下将士用神木做的拷枷锁了蚩尤。
战争结束了,蚩尤被解到了黄帝面前。蚩尤看见黄帝,怒睁了两眼破口大骂。黄帝则宣布了蚩尤的罪状,无非是某年某月,蚩尤杀了某某族的多少人;抢了人家哪个部落几个闺女;对本部落的人民实施残酷的刑法等等,不一而足。宣布完毕,黄帝令应龙马上将蚩尤就地正法,以免他再寻出许多巧计来。就这样应龙在逐鹿的旷野上,砍下了蚩尤的头。头落地,铿锵有火。据说蚩尤头落地了,仍怒目圆铮。
大地终于复归平静。河水已分不出流的是水是血。
空气中有浓浓的咸腥味。而锁蚩尤的那一付栲枷,则变成了一片枫树林,火红、火红。
战争结束后,黄帝取代神农氏继天子位。这以后他还有几个大的动作,一是向北狠狠痛击“荤粥”,将他们一直追到大漠的最北边。二是迁徙九黎族到南方那些尚未开发的地方。(用鲁讯先生的话讲就是往高山和树林里赶。(《准风月谈》)当然也有很多九黎族的人民留下来跟黄帝族融和了。黄帝还重用了一批蚩尤武士。对炎帝神农氏一方则令他们退居并掌管南方,仍为火神。让炎帝的后代后土(夸父的爷爷)辅助黄帝掌握中央的大地。
战国时期韩非在《韩非子•十过》中如此描述胜利后成为天子的黄帝:“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台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神鸟,人面鸟身,一足)并辖,蚩尤(被俘虏后又起用的蚩尤武士)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复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一种乐曲名)”。如此的排场、气焰、气势、气象,真令后世之秦始皇自叹弗如,甘拜下风。
客观地说,华夏民族在黄帝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气象,全新格局,预示着今后无可限量的大发展。
胜利是值得欢庆的,失败的英雄也是值得纪念的。中华民族就这样从血火刀兵中走出来,当然包括炎帝、蚩尤族群,还有更多的其它部落族群,他们不断地接近,碰撞、融合,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蔚为大观的伟大而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孔子那些不耻下问的弟子,不断问孔子“黄帝三百年”的问题,让孔老夫子为难。要叫我们说,我们说黄帝六千年。中华民族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