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是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与“龙”、“凤”、“龟”、“貔貅”并称为五大瑞兽。
据《瑞应图》记载:麒麟长着羊头,狼的蹄子,头顶是圆的,身上是彩色的,高大概2米左右。《说文解字·十》记载:麒麟身体像麝鹿,尾巴似龙尾状,还长着龙鳞和一对角。
《瑞应图》记载:“羊头,狼蹄、圆顶,身有五彩,高一丈二尺”(麒麟长着羊头,狼的蹄子,头顶是圆的,身上是彩色的,高大概2米左右)。
周代,《周南·麟之趾》记载:“麒之趾,振振公子;吁磋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暖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暖麟兮!”(麒麟的脚趾啊,不践生物。好比公子多仁厚,伟大啊,麒麟!麒麟的额头啊,不抵人,好比公孙多仁义,伟大啊,麒麟!麒麟的犄角啊,不害人,好比公族多仁德,伟大啊,麒麟!)
春秋时期,《春秋》记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十四年春季,在西部的大野打猎,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猎获一只麒麟)
战国时期,《公羊传》记载:“麟者,仁兽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麒麟“非明王不出”,只有圣明君主在位才会出现,“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麒麟是仁兽,只有在开明的君主在位时才会出现);《天问》记载:“麟可系之羁兮,岂异乎犬羊“。(若麒麟可戴笼头啊,与那犬羊有何差异);《尔雅·释兽》记载:“磨(即麟),麋身,牛尾,一角。”(麒麟长着麋鹿的身体和牛的尾巴,有一只角);《榖梁传·十四年春》记载:“引取之也。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其不言来,不外麟於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麒麟被圣人吸引来,才得以捕获的。打猎要记载地点,不记地点就表明没打猎。没打猎而记打猎,得到麒麟是件大事,所以就从大的角度记载了打猎的方向。不用“来”宇,是不愿意说麒麟是中原诸侯国以外的仁兽。);《孟子·公孙丑》记载:“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麒麟与走兽,凤凰与飞鸟,泰山与丘陵,河海与路上积水,各自都是同类。圣人与民众,也是同类)。
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且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公元前481年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商猎获了一头怪兽,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